墨笔小说
墨笔小说 > 大明国师 > 第25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9节

 

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怎么样才行?

然后,六科根据六部的答复,对相关事务进行监督,登记注册,直到事情办完才勾销如果接到圣旨,超过期限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那么就要严加治罪。

而且对官员的优劣考评,也是根据他们完成事务的效率。

并且道衍还由言之凿凿地引用了所谓的圣人之学的体悟,来了个“优劣危机,用停成御”的八字口诀,用以量身定制各部门的考成目标。

胡广琢磨了一下,竟然还真发现,道衍这所谓来自圣人之学的八字口诀,挺他娘的有道理?

清晰易学,突出一个简单好上手。

变法八策里,摊役入亩、化肥、大明国债、增加礼部职权这些事情,胡广知道。

但剩下的诸如调整科举内容、推行税制更化、圣王之学、民族国家概念云云胡广就完全不了解了。

朱高炽清了清嗓子,胡广也来不及细看,又囫囵翻了翻后面的内容,就赶紧递给了后面的杨荣。

等到几人都传阅完毕,这封保密级别堪称绝密的奏折又回到了朱棣的手里。

朱棣单手拿着厚厚的奏折,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拍了拍,继而问道:“众卿既然已经都看过了,不妨说说自己的建议呢?”

“炽儿,你替他们开个头。”

朱高炽心中咯噔一下,他本以为父皇不会逼自己表态,但没想到父皇的话锋直接转向了他。

朱高炽不由得在心底叹了口气——这种事根本不需要讨论啊!

朱高炽心知肚明,自己是不适宜参与此事的,因为这不仅牵扯到国家根本,而且会得罪一大批自己潜在的庙堂支持者,也就是士绅阶层。

而更化这种事,一般来讲也都没什么好下场,最终结果可能就是更化派和守旧派两败俱伤,甚至国家元气大伤。

朱高炽的庙堂嗅觉足够敏锐,事实上,朱高炽每节课一路听下来,就已经知道更化之事,已然是不可避免了。

当然了很多事实上的更化动作,包括摊役入亩、大明国债、增加礼部职权这些事,都已经在做了,只是没有大张旗鼓地冠以更化的名号,也没有梳理成为系统性地更化思路。

而且,这件事注定会随着姜星火出狱时间的迫近,愈发迫在眉睫。

但是朱高炽万万没想到,道衍竟然会动手的这么急。

甚至于,都没等到姜星火的最后一节课,道衍就已经准备齐全给父皇上奏折了。

按理说,不应该等姜星火出狱后,让姜星火与父皇当面奏对吗?

但朱高炽却旋即醒悟。

这里面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道衍认为姜星火在朝中的资历、岁数、能力,还不足以作为更化的旗手,隐藏在幕后指挥或许更好这里倒是没有瞧不起姜星火的意思,而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来讲,姜星火现在在世人眼里的庙堂条件,确实差了“亿点点”意思。

论岁数,二十出头,毛头小子一个,这个年岁的人大多数还在参加科举,从政的门槛都没迈进去。

咳咳,姜圣的科举成绩也并不理想就是了。

秀才考了两次,到现在也没考上。

论资历,毫无资历可言,没进入过朝廷,也没参加过靖难,文臣勋贵两头不占。

论能力,迄今为止,姜星火虽然拥有种种超越常人、近乎仙术的能力,譬如预知未来、洞察一切、知识奇博,但还没有表现出任何在庙堂斗争和行政事务上的能力。

所以,朱高炽有充分地理由相信,道衍这么做,不是想要冒贪天之功为己有,把姜星火的这些知识和理论当做自己的庙堂本钱。

而是道衍认为,以姜星火目前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或许还不足以成为更化派的领头羊。

换言之,道衍打算替姜星火扛起吸引最多仇恨的更化派大旗!

“怎么?”

这时朱棣盯着出神的朱高炽问道:“你觉得朕让你为难了吗?”

朱高炽顿时一惊,他连忙回过神来摇头道:“儿臣绝无此意。”

朱棣皱眉道:“那伱为何不肯发表看法?”

“这”

朱高炽一时间哑然失措,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尴尬之处,别说他作为大皇子不应该表态,就算表态,也不应该是在这种场合发表建议啊,父子二人私下说不好吗?

毕竟,无论怎么表态,都会对朱高炽这个实际主持内阁工作的常务副皇帝,在内阁成员心中的地位造成影响。

可朱高炽毕竟还是有庙堂敏锐度的,他察觉出了一点端倪,父皇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想要藉此敲山震虎,借自己之口,让内阁成员知晓他的态度。

朱高炽想到这里,心中一阵苦涩,自己莫非真是被父皇看准了,以后必定会被文臣拿捏?所以现在要逼自己一把?

朱高炽想不出极为恰当的答案,不过这种时候,朱高炽当然不会傻乎乎的乱说话,因为朱高炽知道,一旦自己说错话,恐怕立刻就会遭到内阁成员们在心里的反对,或者父皇的否定。

不是储君的大皇子实在不好当啊!

朱高炽心中飞速转动着念头,忽然灵机一动,干脆顺着父皇的话往下说。

“儿臣认为,道衍大师所上奏的变法八策确实是极佳的,以图强国富民之心也是好的。但儿臣觉得,这件事情,待会儿最好还是要问问朝廷众臣的意见最起码要先问问六部尚书的意见,通个风打个招呼,以免闹出误会。”

朱高炽这番话可谓滴水不漏,既显示出了自己的谦虚和顺从,又委婉地提醒父皇,现在不能贸然行事,至少要等六部尚书发表意见才能拿主意。

说白了,内阁这群青年才俊,此时还掌握不了大明帝国文官系统的话语权。

杨士奇闻言,顿时露出赞赏之色,微笑道:“陛下,臣也赞同大皇子殿下的意见。”

解缙的眼睛闪烁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有点僵硬。

平时一贯趾高气扬的他,今天明明是触及到了切身利益的事情,却反而怂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